2013年10月10日星期四

中譯英、英譯中,哪個更該操心?

在今年的法蘭克福書展期間,中國內地出版參展團共簽署版權論文翻譯論文修改出3553項。不久前,新聞出版總署召開了“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專家評審會,該工程包括“中國學術名著系列”和“中國文學名著系列”兩大系列。而差不多與此同時,把中國名著介紹到國外的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去世了。這使一些論者大為感慨,稱“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在中譯英領域裡,就好比中國兩彈一星事業裡的錢學森。”美國漢學家葛漢文說過的一段故事也被翻出來:一個留美的中國博士生翻譯了英文論文賈平凹的《廢都》,可惜水平太差,翻譯出來的東西“是一堆文字垃圾”。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黃友義在《人民日報》撰文也指出:“沒有翻譯,談中國文化走出去,談提高軟實力就是句空話。”

我等在海外當教書匠,給美國人講了不少中國歷史,大概也算是文化傳播者了。但我聽了這些話,不免有些詫異。中國人為什麼要操心把自己的經典翻譯成外文呢?畢竟,把中國的經典翻譯成外文,主要是滿足外國人的需要。外國人的需要,當然主要應該由外國人自己來操心。中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自己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在翻譯問題上何必興師動眾呢?

孔子曾中翻英翻譯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你的文化如果博大精深,對人類有重要貢獻,人家自然會以唐僧取經的精神來挖掘介紹你的經典。這事情不一定非要你自己去做。我在美國學習工作了十幾年,從來沒有聽說美國人在那裡擔心怎麼把他們的經典翻譯成中文。人家琢磨的倒是相反的事情:中國人翻譯了我們的東西,給版稅了沒有?我們的知識產權得到保護了沒有?總之,雖然人家比我們富,但並不那麼願意把自己的東西白送給我們。怎麼我們反而像是要往人家家裡送東西,甚至還要倒貼錢呢?

恐怕這還是體現了一種文化虛榮。而這種虛榮,則未必不是源自文化貧乏。中國過去有著輝煌的文化,其中的經典已經被西方廣為翻譯介紹,比如《論語》的英譯本就有好幾個。另外,現在西方人學中文的越來越多,值得介紹的中國經典,會更多更及時地被介紹出去。問題是,傳統的經典再豐富也是有限的。一個文化如果喪失了繼續創造經典的能力,就不能指望人家會不英文潤稿停地翻譯。這恰恰是中國文化的軟肋。現代中國文化,創造了多少值得世界注意的東西?

翻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環節,也是文化成長的關鍵。但對中國人來說,更需操心的應該是怎麼把人家的東西拿來,而不是把自己的東西送出去。人家的東西拿不來,自己的文化就會因為缺乏滋養而無法成長,文化產品的質量也就會值得懷疑。中國的翻譯界,不停地出“常凱申”、“孟修斯”這樣的笑話,說明把外文翻譯成中文的力量之弱。在這種情況下,我看把人才和資源集中起來將外國的東西譯介成中文,滿足中國人的文化需求,可能更迫切些。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婦的文化貢獻當然是令人矚目的,但對中國文化來說,嚴復的意義則要大得多。我們要尋找的是二十一世紀的嚴復,而不是二十一世紀的楊憲益和戴乃迭,不管這對夫婦是多麼值得我們尊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