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星期日

傳統婚俗韻味濃嫁女喜餅“唔慳得”



臨近年底,結婚的人開始多了起來。結婚喜餅按照廣東人的習俗,男方過大禮時需向女方送來禮餅,女方家把禮餅在派送喜帖時一同派發,告訴親友家中女兒正式出嫁。嫁女餅成為廣東人傳統婚姻習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嶺南天地內的這家“漢堂本色”喜餅烘焙店,除了訂制和出售各色喜餅,還承擔喜餅禮盒著展示傳統嫁娶禮俗的責任。傳統木制食盒、大紅雙喜油燈、永結同心碗,讓你一踏進來,就感受到濃濃的傳統婚慶味。

  往昔一擔擔送到家

  最常見的嫁女餅是綾酥。“喜餅推薦綾酥”與衣飾典故有關,昔日豪門嫁娶以禮餅的豐厚顯示體面和氣派,綾羅綢緞乃貴族之四款華貴衣料,其中“綾”最名貴。故此,禮餅就以“綾酥”為首選,喻意榮華。

  綾酥有黃、白、紅、橙四色之分:黃綾以豆蓉做餡,喻意貴族和皇氣;白綾以爽糖或五仁做餡,代表了女方的貞潔;紅綾最講究也最貴,以蓮蓉做餡,也有用冬蓉的,喻意喜慶的氣氛;橙綾則有豆沙或椰絲做餡,喻意中式喜餅小兩口今後生活金燦燦。現在佛山的餅店,一般都以紅、黃、白三色綾酥為主,橙色較少見。

  除了綾酥,還會將大福餅、核桃酥、雞蛋糕等作為禮餅一起派給親友。在以前,嫁女餅一般都是男方在過禮時候一擔擔地送去女方家。芬姨是佛山南海人,現在 在一家老字號餅家工作。“我85年結婚的時候,是用8輛自行車到西樵一擔擔地載回來的。”芬姨回憶。以前只用“擔”來計算餅的數量,1擔大概是100斤, 一般不講幾個,都用幾擔、幾斤的說法。

  今日多用餅券代替

  派禮餅彌月禮盒也有講究,按照親疏關系數量不同,但一定要雙數,寓意好事成雙。芬姨說,以前出嫁時比較親近的兄弟姐妹叔伯,光是大餅就要十個八個的。

  派多少喜餅,一般都是根據新人的情況豐儉由人。一般朋友會派發4個;普通的親戚就會派發8到16個;輩分高的長輩或至親,數量則會更多。現在很多新人,在派喜帖的時候除送給長輩禮餅外,其他親友一般用餅券代替,讓親友根據個人喜好自行到餅店取餅。

  隨著時代發展,嫁女餅也與時俱進進行了改良。在餡料上更加豐富多樣,有紅豆肉松、蓮蓉蛋黃、果仁等。比如漢堂本色的綾酥,還在表皮加上一層蛋黃皮,彌月蛋糕讓原來的酥餅不易掉皮,並給每個加上了獨立包裝,餅面上的雙喜字也印在了包裝上。

  盡管傳統婚禮在一點點簡化,但派喜餅卻是很多嫁女人家不願省略的,俗語說“唔慳得”。吃過了喜餅和喜糖,人家才會認為這家女兒已經出嫁。所以盡管辛苦麻煩,老廣們仍是樂此不疲,堅持著這一傳統習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