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誰在為洋電子垃圾“敞開大門”?


  ,聯合國的一份最新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作為世界第廢五金回收二大電子設備生產國,每年生產的電視、冰箱、洗衣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在世界各地完成使命後,大約70%的電子產品最終會以垃圾的形式回流中國。

  中國已經成了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廠”。全世界目前年產電子垃圾大約5000萬噸,中國以230萬噸的數額位居全球次席。但是,全球的電子垃圾中,卻有七成以上最終通過各種渠道流向了中國。在南方一些市鎮,甚至形成了電子垃圾產業鏈,依靠電子垃圾來牟利,這些被其它國家以各種形式“禮送出境”的電子垃圾,正在逐漸侵蝕著我國的空氣、土壤和水源。
  一些發達國家之所以願意將電子垃圾出口到發展中國家,是因為相對於廉價的出口成本而言,在本國處理電子垃圾的各項成本往往是出口成本的十多倍,而且還要受到本國嚴格的法規監管,有的歐洲國家甚至強制企業對垃圾進行再利用,使得企業運轉成本升高。但是,在某些發達國家,電子垃圾的出口卻是合法的。正因如此,一些發達國家的垃圾處理商,樂於將垃圾出口到監管法規並不嚴格、處理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的垃圾出口商看來,將垃圾出口海外,不僅大大省卻了自己的處理成本,還可以從進口商手中得到不菲的費用。
  事實上,發達國家之所以能將電子垃圾出口到海外,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在發展中國家存在龐大的電子垃圾處理產業鏈。在廣東的一些鄉鎮,一年處理的電子垃圾竟然以百萬噸計。而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電子垃圾扎堆於此,是因為其背後存在巨大的經濟利益。以手機為例,不僅許多零配件可以拆下來繼續流入生產企業,剩余的部分還可以提煉出原材料。一噸廢舊手機經過加工後,一般能提煉出300~400克左右的黃金和500克左右的白銀。按照現在的貴金屬價格計算,光從一噸手機裡煉出的金銀價值相當於人民幣十萬元上下。就算是不起眼的廢舊手機電池,也可以提煉出相當數量的錳、鋅合金。而一些不法拆解商在拆解和提煉出有用物質獲取暴利後,將剩余的有害物質隨意遺棄,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環境影響。
  其實,按照我國法律規定,電子廢棄物是不允許進口入境的。按照當時的國家環保總部和海關總署的規定,從2000年4月1日起,禁止進口廢電視機及顯像管、廢計算機、廢顯示器及顯示管等11類廢電器。但在現實中,一些不法的進出口商,利用種種手段,為了經濟利益而瞞天過海,例如,將電子垃圾以“廢塑料”、“廢五金”等名義謊報進口,甚貴金屬回收至不惜鋌而走險走私垃圾。而即便是“廢塑料”、“廢五金”,按照國家規定,也應進行無害化處理。
  電子垃圾的成分異常復雜,其中許多電子配件含有有毒的化學物質。電子零件回收以電腦為例,有近半數的原件含有汞、砷、鉻等各種有毒化學物質。這些有毒物質和重金屬在自然條件下難以降解,將會對土壤、水源、空氣造成持久的污染。即便掩埋和焚燒,其中的重金屬依然會進入土壤和下腳料回收地下水,而焚燒過程中依然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
  對此,有關部門一方面應當加大執法力度,堵住電子垃圾的入境渠道,對已經非法入境的電子垃圾及時追蹤處理,對非法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及時查處。另外一方面,在相應的管理體制上,有關部門也應該對電子垃圾給予足夠的重視,目前我國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和《塑膠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對於電子垃圾的治理範疇仍然只聚焦於傳統的“四機一腦”,即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和微型計算機,對於新興的電子垃圾,例如手機、MP4等,也應及時規範並采取措施。
  與其寄希望於別人“良心發現”不再出口電子垃圾,不如將自家的大門守得更緊一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