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6日星期日

港漁護署野放4只綠海龜 裝追蹤器"保持聯絡"



  4只被遺棄的年幼綠海龜,經過香衛星追蹤器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濕地公園人員5個月的悉心照顧,終於漸漸健康成長,並背著衛星追蹤器,歡快地回歸大海。

  近日,背著“天線”的綠海龜從香港濕追蹤器地公園出發,運送到達香港仔碼頭後,再乘船到香港南面水域蒲台海域回歸大海。選擇在蒲台野放海龜,是因為附近有較多海藻、海草、魚和蝦等海洋生物,海龜尋找食物也較容易。

  工作人員寄望,將來有一天,能在南丫島深灣綠海龜產卵的沙灘上徵信器材與這些回歸的綠海龜相遇,見證瀕危的綠海龜繁衍下一代。

  綠海龜一度被人遺棄

  去年10月,這4只幼綠海龜,被人遺棄在一間獸醫診所裡,後被送到香港濕地公園暫居。在這個新家,工作人員每天給它們吃新鮮蔬菜、鮮蝦和魚肉,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可以說,“吃得好,住得好”,就連工作人員也笑言,海龜在大海中未必能天天找到如此美食。漁護署還安排獸醫定期替它們檢查。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伍家恩表示:“從它們喜愛食物的表現、游泳和潛泳的能力、對外來光線和觸感的反應,都能判斷它們非常健康。”

  經過幾個月的安逸生活,這4只綠海龜體重都增加了3—4公斤,從最初的12至38公斤,增至約16至42公斤。

  在香港,海龜是受保護的瀕危物種,反偷拍而在香港水域有記錄的5種海龜中,只有綠海龜會在香港繁殖監視系統。為了了解這次被遺棄的綠海龜是否在香港出生,香港漁護署抽取了它們的組織樣本,進行基因研究。但由於它們是野生的,至今無法知道它們的確切年齡,估計大約只有10至20歲,尚未成年。

  伍家恩說:“我們希望在這4只綠海龜處於最佳狀態的時候,讓它們回歸大自然,進行一生最重要的任務,繁衍後代,並擔當其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

  期盼綠海龜日後能回來

  將海龜野放大海前,香港漁護署在海龜體內植入芯片,並在四肢扣上刻有英文字樣“HK”的金屬標記,並在龜背上貼上衛星追蹤器,以便讓研究員與海龜“保持聯絡”,每天上網追蹤海龜的行蹤、潛泳次數和時間等資料。

  伍家恩表示,追蹤器內的電池,平均能用上100天,但實際能維持多久是一個謎,而且很靠運氣,因追蹤器會受海水侵蝕、氧化。當海龜在近岸地方棲息,或會擦背或躲在淺水區的石洞裡休息,種種情況都會令追蹤器機件損耗,甚至脫落。

  回歸大海的這一天,香港漁護署人員沿途為4只綠海龜蓋上濕毛巾,既為保持皮膚濕潤,也為遮掩它們的眼睛,免它們受驚,但它們似乎在船上已嗅到海水味,不時探頭張望,伸展四肢,表現興奮。

  濕地及動物護理主任伍家恩表示,如一切順利,4只綠海龜會游到距離出生地幾百至幾千公裡的棲息地覓食,待它們成年後,或許有一天,會見到它們回來,“假如這4只綠海龜真的在香港出世,當它們二三十歲成年時,母海龜可能會回到南丫島深灣產卵,繁衍後代。”

  據了解,香港漁護署自2002年起,一共野放了21只海龜回歸大海,部分使用衛星追蹤,結果發現汕尾、海南島、東沙群島和越南的白龍尾島,都是海龜的棲息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