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星期一

綠豆椪-美食故事 翻毛月餅

  月餅是中華傳統美食,不論年代綠豆椪窮富,每逢中秋,家家在這個節日都要買上點月餅以求團圓美滿之意,今天跟大家說說絕對傳統工藝手工制作的翻毛月餅。

  京式糕點“出身”,清朝盛期,在北京及周邊地區廣泛流傳。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勞勃生路(今長壽路)一帶也流傳。

  翻毛月餅屬于宮廷大點心,已經失傳百年,每塊半斤,因此制作難度大。翻毛月餅烤後,表面浮著類似鵝毛一樣的面皮,似掉非掉。翻毛月餅是由南方傳到北方的,傳說慈禧太後初見,因塊大而不秀,很生氣,拍桌而起,引起月餅上的毛徐徐飛落,其情景很美,她很贊歎。嘗後入口即化,問此月餅何名,曰無名。太後看此月餅表皮如翻著的白毛,“就叫翻毛月餅吧!”由此得名。

  翻毛月餅的制作難度相當大,所有工序都爲芋泥捲純手工,出自十年以上經驗的老師傅之手,添加原料的前後順序都有講究。絕對是傳統工藝,非一般師父做得出來。

  翻毛月餅乍看之下其實跟台式的“綠豆凸”沒啥兩樣,但是細究起來,還是有些許不同的。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翻毛月餅都是大陸北方餡,比如椒鹽、太陽餅桂花、八寶、水晶等,最有名的當屬“五仁餡兒”,絕對見不到綠豆或是鹵肉。另一種觀察法就是,翻毛之所以叫翻毛,就是因爲外皮層次細密,面皮與油酥層次多,可以輕易見到一層面皮一層酥,如果一般綠豆凸的層次有15層,那麽翻毛鳳梨酥的就有25層左右,外皮只要稍一用力就會小片小片的剝落,像一根根翻飛的發浪,因此叫翻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